浩略动态

秦璐璐律师:岁月双手刻,缘分一道桥 | 浩略人物志

2025/10/22
阅读:2

图片

图片



 浩略人物志 

图片
图片

浩略人物志以浩略律师的视角,全面展现其专业领域、执业经历与职业风采。栏目通过典型案例深度解析、行业趋势前瞻读、职业成长心得与生活趣事分享,为广大读者搭建一座通往专业法律世界的桥梁。我们深入挖了掘浩略律师的智慧沉淀与独到见解,致力于打造一份集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法律智慧”指南。

浩略人物志聚焦浩略律师、专家顾问与运营人员,彰显其专业素养与使命担当,助力读者多维度了解法律从业者的真实形象,感知浩略律所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卓越的专业实力。未来,我们将持续输出更多具备专业深度、实用价值与阅读魅力的优质内容。

秦璐璐:岁月双手刻,缘分一道桥

缘分这道桥,是生命的虹,是岁月的碑。每一阶磨光的石,每一处侵蚀的痕,都是时光之手镌刻的无字铭文。静默地诉说着南来北往的故事,无声地书写者秋收冬藏的诗篇。

我们用双手创造生活,用双脚丈量世界。

我们被动亦主动地接受岁月的雕刻,在各自的桥上站成一道风景,装饰了自己,也装饰了别人的梦;我们渴望并感恩缘分的桥梁,它让我们生命的孤本得以被阅读、被解释,让个体的雕刻汇入更广阔的人间画卷。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三十而立,回望过去,来时道路长,点点滴滴似昨日云烟,没有太多惊心动魄,也不敢谈岁月轻狂。

月圆夜,点一盏灯、食一块饼、饮一杯茶,伴着微凉的晚风,愿时光慢些,追忆那似水年华。

因缘际会,妙不可言

二十年缘起,十二载法律生涯,这道桥,早已牵引我走上律师之路。

律师念头萌芽于儿时,小时候看过一部国产剧《律政佳人》,初始律师印象来源于此。当在电视上看到主角们在庭上同对方斗智斗勇,赢得胜诉时,屏幕外的我比戏中的她们还激动。青春年少时,老是不服长辈们的教导,每每“舌战群儒”时,大家就调侃“这么能说,以后当律师吧”,潜移默化的,长大后成为一名律师就成了我的梦想。

后来,这个梦想跑偏了。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也曾为赋新词强说愁,高中时突然想从事金融行业,没有什么理由,只是想象着坐在写字楼里,高谈阔论的“指点江山”特别帅气。故而填报志愿时更多关注金融、经管之类的专业,其他的不甚在意。只不过,当录取结果出来时,意外的发现被法学专业录取了,而我却不记得填报过这个专业!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学了初梦想的专业,现在看来,还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注定要与法律产生关联。

打破滤镜,直击现场

大一没有开始专业课学习,这一年与“法”有关的链接就是学校组织的新生辩论会和“12.4”国家宪法日学院组织了六七位同学前往市中院参访。那也是我次走进法院,安检后跟着带队法官一起参观法院,听着他讲法院工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短短一小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法院里面长这样。这次参访,除了感受到庄严、肃穆,更多的是好奇和期待,期待有一天以律师身份走进这里。

大二,学校陆续组织了几次旁听法院开庭的活动,如果说大一那次初访是满满的向往,那法院旁听,直面庭审现场就是打破滤镜的过程。我想,大概很多人在没有见过法院庭审时,都认为现场是紧张的,控辩双方针锋相对,原被告你争我夺,双方律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停输出。然而,现实是,当我看到律师为了配合书记员放慢语速,对立双方在庭上和和气气时,世界“崩塌”了,反应是庭审这么无聊,一点儿没有想象中的激情。

大四实习,我选择去检察院而不是法院,原因亦很简单,法院去过了,检察院没有,去见识见识。头一天报到,带我们的检察官就问有谁想一起参加下午的开庭,有两个名额,我果断举手。这次庭审,让我吃惊的是,居然可以集中审理这么多案子。当天下午三起盗窃罪,一个生产、销售假药罪,一个敲诈勒索罪,五个案子一个下午不到全部审理完毕,且都当庭宣判,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心想怎么这么顺?当然,现在懂了,因为庭审是后一步,大部分审判工作庭前就完成了,只是这些当时的我不懂。检察院实习期间,还有一件事情让我难忘,就是去二看会见一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几位犯罪嫌疑人,倒不是会见过程不易,而是在会见其中一名女性犯罪嫌疑人时,看守所工作人员过来提醒让快点儿,都等着她呢。原来,那天是三月七号,大家在为第二天的三八妇女节排练节目呢,一句话让我从看守所外就产生的浓浓的压抑之感瞬间烟消云散。法亦有情,犯罪嫌疑人也是可以有娱乐活动的。

还原真相,证据为王

大学的实习短暂又美好,研究生时期就稍显遗憾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整个研二下学期都在家里遵守防疫政策,直到研三返校才有机会去律所实习。才做了二十天,就因为发烧被学校隔离,其实只是扁桃体发炎,这么做也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只是我的实习工作因为这次发烧被迫中断了,想来也是很遗憾。细想起来,那二十天所学到的不多,大的感触是律师工作非常琐碎、繁杂,拿到案子后不是简单的材料分类,而是要通过卷宗思考可能有关的其他情况,剖析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的可用点和风险性,还要深入挖掘隐藏的线索。

再后来,就是毕业后顺利挂上律所实习。直到现在,我都很感恩实现那一年带我的律师罗阳律师,一位很有经验的律师。记得刚去那会儿,跟着办了一个公司的系列案件,罗律先是详细介绍了公司涉案案件的情况,然后让我自己看卷。通过阅卷,我发现近期有一个案子要开庭,就凭借自己对案子的理解写了一份答辩状发给罗律,罗律没有对我写的材料进行任何批评指正,而是直接发给我一份他自己写的,什么话也没说。无声胜有声,打开看到带教律师的答辩状,和自己的一对比,差距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让我知道自己的答辩点哪些地方是对的,哪些地方是不足的,比直接告诉我要如何改强一万倍。

疫情期间十件案子九件是网上开庭,次开庭我基本没说话,只在旁边观察,看法官关注的问题和原被告双方当庭的争论、了解庭审程序,但是结束后很开心,因为开庭前罗律让我提前预想开庭时法官、对方可能会问的问题,以及就这些问题的回答,结果庭审中就中了。由于有了提前的准备,加上证据准备够充分,整个庭审过程非常顺利。后面这家公司的案子,顺理成章的就由我负责,开庭也主要是我发言,我还记得次在庭上发言声音都是抖的,不过说着说着就好了,声儿也越来越大,只记得要积极为委托人维护权益,全然忘记那是令人生畏的法庭。从那以后,我就也再没有在庭上紧张过。

实习这一年,学到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知道律师不是无理辩护,所有的主张和答辩除了法律规定外,底气都来自于证据。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没有亲眼看到案发过程,哪怕当事人也不可能对事实全程都清楚,更可况有时候亲眼所见也不一定为真。所以,律师只能尽可能的收集证据,通过在案证据材料有限的去还原真相,再用有力的证据配合法理,说服法官,让法官支持我方主张或抗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执业后我去了另一家律所做工薪律师,接触了此前较少接触的非诉业务。入行之初,打定主意做诉讼律师,也许是实习期间做了太多诉讼案子,我这人又有点喜新厌旧,所以想感受下其他案件类型和法律服务,不过自始至终对自己的定位都是诉讼律师,非诉只是学习。

非诉工作一点儿都不轻松,但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当时为内蒙一家银行做常法,除了各式合同修改,出具贷款清收、坏账核销法律意见书外,就是顾问单位工作人员的各种法律问题,同时还要配合可行的诉讼方案、执行方案、执转破程序。尤其是执行工作,哪些终本案件有恢复执行的可能、哪些可以追加被执行人、哪些恢复或追加难度大,难度大的是不是完全没有必要,没有必要的要写法律意见报给风控部经理。一周,光是一家顾问单位的法律问题都能出本儿书。

还有一个商事仲裁的案子,更是千头万绪。一家建筑公司与外省某市政府签署的BT项目,涉及四个地区的工程,从合同签订至完工2年半左右,工程款分期支付。截止律所接受代理时,尚欠四亿多工程款没有支付。原本就是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但是该案所涉十几份合同签署主体不一,中途有的公司退出,有的公司转给另一家,更别提担保公司和监理公司,甚至市政府在以自身名义签署框架协议后,以或授权或不出面的方式,让底下工作部门参与具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承担的责任范围和违约情况更是五花八门。如果一起列为被申请人,参与仲裁案件的主体过多,不利于案件处理;若是分案仲裁,又会导致案件割裂,仲裁结果可能不一。后,经过团队的慎重考量,还是决定立一个仲裁案,通过细化仲裁请求的方式让不同的主体承担不同的违约责任或担保责任。

那两年,埋头于案牍之间,不断精进专业能力,他人对我的称呼也从小秦变成了秦律。如果说,小时候想做律师是受影视剧影响,后来毕业没选择考公而是直接投身律师行业,除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外,更多的是内心那股莫名的憧憬,在指引我去试试、去感受。几年来,有悲有喜,有输有赢,也曾在午夜梦回时问自己“后悔吗?还要继续吗?”我不知道答案,也许这个世界没答案。唯一清楚的是,如果回到当初,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

乘风破浪,扬帆启航

今年上半年,入职浩略律所选择独立。记得独立前一个多月,参加了一个活动,有位工作多年的独立律师同行,说年轻律师不要着急独立,至少做五到八年团队律师后再独立,尤其是现在的经济环境,没有案源、客户付费能力低,工薪稳定又不用承担办案结果压力,多好。理智告诉我,他说的有道理,但那份蠢蠢欲动的情感告诉我,要忠于自己的心!

电影《哪吒》导演饺子在采访中说“出来混首先要出来”,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是呀,既然想独立,没必要拖拖拉拉,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正如本篇文章,行文至此,已不记得要写哪些内容,只是顺从本心,写到哪儿算哪儿。与其说这是一篇推文,不如说它更像一篇内心独白,到底我还是没能变成一个可以完美隐藏情绪的人。然人生海海,偶尔放肆有何不可?谁说宣发文案只能讲成功、讲专业,我的文章由我定,我说是就是。

以前总爱说以后怎么怎么样,现在不说了。这几年,懂得顺其自然,人生总有意外,不言断定、不做设限。未来怎样,不知,只知此时、此刻,法律的桥缘还在链接,律师这条路,我还在往前走……


  律师简介  


秦璐璐律师
秦璐璐律师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拥有经济法学硕士学位。自执业以来,秦律师展现了非凡的专业能力,成功办理或参与了众多涉及房地产与建设工程、公司商事、劳动法、银行与金融等领域的诉讼和仲裁案件。具有较为丰富的金融和建筑工程与房地产领域办案经验,对相关业务有较为独特的理解与一定的行业化知识背景。

点赞(0

相关律师

热点新闻

  • 电话:+8610-86226786
  • 邮箱:hoolaw@hoolawyer.com

浩略律师事务所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761号-2


浩略律师事务所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0761号-2


  • 首页
  • 咨询
  • 电话
  • 顶部